瑶鸿配资,南宁股票配资,在线配资入门,配资天眼

最新動態

生態環境部:不應盲目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新擴建污水處理廠!

時間:2022-08-01 10:45

作者:綠衡環保

閱讀:0

2022年7月17日,生態環境部官方網站印發的《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


1.png


該《方案》明確要求,現有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于100mg/L的城市,要制定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管網排查改造、清污分流、工業廢水和工程疏干排水清退、溯源執法等措施,不應盲目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新擴建污水處理廠。這一要求的目的,是及時糾正一些地方在黑臭水體治理上的浮夸冒進和本末倒置等錯誤做法,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上的不必要浪費。



1、污水處理廠盲目提標


當前很多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是現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最高標準?,F實中,有的地方急功近利,有的地方攀比跟風,盲目加碼提高排放標準,要求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甚至不少地方還要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這意味著在一級A標準的基礎上,COD濃度要再降60%,氨氮濃度要再降80%,將造成建設和處理成本成倍上漲。以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為例,在將出水標準由原來的“地表水準Ⅲ類水標準”降為“地表水準Ⅳ類水標準”后,僅總投資費用就降低了約36%。盲目提標既沒有明確的法律支撐,又缺乏持久的內在動力,后期很容易出現敷衍應付、弄虛作假,最終這些額外投入只會白白浪費。


2、盲目新擴建污水處理廠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了很多污水收集處理和黑臭水體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一些地方不重視源頭治理,只想在末端兜底。重廠輕網,污水該分不分,該收未收。導致污水處理廠越建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進水濃度卻越來越低。最終,陷入一邊水環境長期無法改善甚至不斷惡化、另一邊大量污水處理廠長期空轉的怪圈。如2021年4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發現,江西省南昌市大量生活污水未能有效收集。全市規模最大的青山湖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污水超過50萬噸,但進水COD濃度過低,甚至低于污水排放標準。清水進清水出,且2018年至2020年間進水COD濃度逐年下降,而南昌市每月要為污水處理廠支付污水處理費用1000多萬元。不解決污水處理廠低效甚至無效運行的問題,盲目搞新擴建,無疑會造成治污資源的巨大浪費。


這就是目前黑臭水體治理中看似矛盾卻又很常見的兩大問題:不是污水處理廠排放濃度太高,反而是進水濃度太低;不是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太小,反而是收集的污水量太少。



1、首次正式提出了清污分流


當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河水、地下水、山泉水、施工降水等相對清潔的水體進入了市政管道。要解決這個問題,核心是將這些清潔的外來水和真正應該收集的污水分開,讓河水、山泉水、施工降水等走河道,讓污水走污水管道,二者分流,各行其道。清污分流正式寫入國家層面的文件中,為一些南方城市提出了正確且可操作的技術措施,有利于幫助各城市科學施策,盡快提升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


2、首次提出了污水處理廠不應盲目提標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排放標準中一級A的國家標準已經比一些發達國家高出不少。但是近些年來,一些流域和城市陸續出臺了地方污水處理出水排放標準,有些城市在污水管網還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追求Ⅴ類水體,部分城市甚至提出了準Ⅳ類,準Ⅲ類的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標準。誠然,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對削減污染物入河入湖總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城市污水管網存在明顯短板,污水集中收集率還不高,部分污水還有溢流入河的風險,這種情況下盲目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標準,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看,顯然不是最佳策略。加之近些年一些城市盲目追求過高的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導致污水處理成本過高,已經入不敷出,難以為繼,難以支付高昂的污水處理費,出現了“建得起用不起”的情況。實施方案中提出的污水處理廠不應盲目提標,就是為了及時糾正當前的一些錯誤傾向,督促城市政府優先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在排水管網的建設和維護上要加大投入,這樣才對城市水環境的改善更為有利。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用的“不應盲目提標”,如果一個城市污水管網已經非常完善,經過科學調查和分析計算,認為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排放是造成一些河湖黑臭的主要原因,在地方財政可以承受的前提下,適度提標也是可以的。


3、提出了不應盲目建設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于解決城市水環境污染十分必要和關鍵。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污水處理事業快速發展,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年處理污水量超過700億立方米。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在大部分城市已經不再是最為關鍵的短板,也不是導致城市水體黑臭的關鍵原因。與此同時,一些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在以分流制排水系統為主的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已經遠超自來水供應規模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不到位,大量低濃度污水浪費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造成投資浪費。實施方案提出不應盲目建設污水處理廠,主要是針對一些進水濃度較低的城市,其目的在于鼓勵這些城市優先實施科學的控源截污和管網建設,先將外水趕出去,污水收進來,濃度提上去,水量降下來,在這種前提下,確有污水處理廠建設需要的,再開工建設也不遲,以此來促進設施利用效能的提升,提高投資有效性。                                                          


4、提出采用分布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補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短板


污水處理廠的布局是集中還是分散的問題,已經討論了若干年。近些年,隨著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的開展和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推進,大家越來越清晰認識到,過于集中的污水處理廠布局,導致管網投資大,運行維護成本高,且沿程容易有外來水倒灌和入滲。過于集中的污水處理廠布局也不利于有效利用再生水。在這種背景下,文件中提出采用分布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布局污水處理廠,對促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和污水資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污水收集處理中的節能降碳。當然,文件中提出的是“分布與集中相結合”,并不是一味強調城市都建設小而多的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關鍵還在于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此外,分布式污水處理廠也不等于是處理能力500噸/日或者1000噸/日的這種小型污水處理站。雖然沒有嚴格的定義,但一般來說,分布式的污水處理廠是指處理能力在1萬-5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


5、提出管網養護進小區


排水管網養護對于維持其功能的正常發揮十分重要。在現行的排水設施管理體制中,城市市政排水管網一般由政府來負責養護,具體來說政府可以成立排水公司、管網公司,也可以通過招標等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小區內的排水管網一般認為是由小區物業負責養護。實際上,部分小區還沒有物業公司;有物業管理的由于缺乏專業人員和經費,物業公司很少對小區內部的排水管網進行日常清疏養護,只有管網真出了問題,才會對局部進行維修,這導致小區內部的排水管網大多處于無人養護的狀態,一些小區排入市政管網的生活污水濃度就很低,一些城市經過調查發現,大量的雨污水管網混錯接發生在小區內部,這也間接說明了當前小區排水管網養護的水平。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推進排水管網養護進小區幾乎是唯一的道路。此次實施方案中提出的這一要求對于解決小區內部排水管網的養護問題至關重要。當然,要實現排水管網養護進小區,各城市在費用分擔機制等方面還需要進行一些探索。